的扁担朝着不远处的店铺走去。
他们很多人在这里已经工作数十年了,在外界,对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挑山工!
泰山上,小到方便面,大到岱顶上的建筑材料,都离不开挑山工的肩膀,曾几何时,挑山工也成了泰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泰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汗如泉,劲如松,顶烈日,迎寒风,春到夏,秋到冬。青春献泰山,风光留大众,有此一精神,何事不成功。”多年前,北大学者杨辛写了一首《泰山挑夫颂》,便是写的这些在泰山脚下默默耕耘的人。
可惜的是,如今山上建了几条货运索道,“抢”了他们的生意,大多数挑山工下了山,转了行,如今挑山队里不过十余人,他们的年纪大多都在四十岁左右,在队长一声吆喝下,这些人接过捆绑好的货物,赤裸着双臂,肩扛重物一步步朝着泰山山巅攀爬而去。
这支挑山队的队长年纪大概五十多岁,生的又矮又壮,他弓着背肌,背上的肌肉像是一只只小老鼠般上下涌动,在他一声声嘹亮的口号下,这支挑山队启程了。
队伍里,这支队伍的第七个人年纪最小,他看上去不过二十多岁年纪,长得算不上强壮,但挑的担子却不轻,一根扁担百多斤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