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重建整个孙连仲部这件大事,姓张的做出一点牺牲也是应该。毕竟他是孙连仲不惜重金打造出來的军官种子,理应对孙部有所回报,其中包括付出一点儿名誉和仕途上的损失。
作为一个率部参加过北伐战争,曾经走过尸山血海的将军,对贺耀祖來说,为了夺取全局主动而牺牲掉几名士兵,甚至牺牲掉整营整连弟兄,都属于很平常的决定。越顺着顾全大局的思路理下去,他越认为,还是将已经“阵亡”的张中校和仍活在世间的张松龄直接分开为好。至少,在军事委员会的档案袋中和今后有可能上报到老头子那里的文件中,两个张松龄必须是同名同姓却沒有丝毫相干的人。这样,对于军委会,对于晋绥方面,对于桂系,甚至对于孙连仲部,都将只有好处而沒有任何损害。
至于几千里以外草原上那个不幸被选中作为牺牲品小张同志,眼下完全可以不予理会。反正此人有沒有机会活着从草原返回,还不得而知。即便他能幸运地穿过日军封锁线回到孙连仲麾下,相信在整个军团得以重建这一巨大的人情面前,孙连仲也知道该怎么去做。况且在孙的职权范围之内,重新将张松龄从普通士兵提拔为中校团长,顶多也就需要花费半年左右时间,实在算不得什么耽搁!
“叫个人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