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可以成阶段的修炼。划分修炼等级,其实就如同学习划分阶段一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后,再经过硕士,博士,这些阶段,一个人的知识量开始逐渐增加。
虽然看起来俗套,却符合人的认知习惯,也更容易让人看到目标所在,激发奋斗欲望。
现在有的神道,一些是上古时期神氏传下来的,更多的是佛家提炼出来的香火愿力体系。
佛家自有独到之处,但可惜对心性要求实在太高,虽然说人人都可成佛,但想要入门,就得六根清净,无论戒色戒荤,戒酒等,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让修习者淬炼心性的方式,这就是为何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说法,如果心性足够,那么戒与不戒都对修习佛法没有影响,但如果心性差,就算一直守戒,也只是表面文章。
佛过于讲究心性,而心性对人来说,是变幻万千,难以把握的,更没有一个修炼标准。
说是入红尘修炼,但怎样才能评价心性的差别,有什么标准,能够划分出什么级别,这都很难进行。
这也是为何很多高僧苦苦修行一辈子,也难以入门,而一些懵懂顽童,刚刚懂事就被认为深通佛理,有佛性,可以见性成佛,全无一套真正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