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却迟迟不能满足军方的迫切要求。
于是,德国军方在测试完尼森公司提供的山寨产品样枪后,居然向尼森公司反过来订购了一万支mg34机枪,以弥补快速扩张的德国国防军武备的不足。
尼森伯姆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他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
这确实不能怪德国本土军工企业。
mg34机枪实在是太难生产了,而且成本亦非常高。
生产一挺12.1千克的mg34机枪,需要用到49千克的优质钢材以钻削的方式,长时间精细加工之后才可以得到。同时因为射速高,枪管较易过热,每挺机枪还要另外配备两根枪管才能构成一个机枪小组。
这种耗时耗材的加工方式,无论怎么赶工,也不及如同作弊一般的阶州大本营军火车间生产效率呀。
陈安的军火车间,几乎就是直接用原材料堆砌而成似的。
只是后来觉得有些没面子的德国军方,不想付款给尼森公司,而是打起了出售另外一款火炮生产许可证的主意。
尼森公司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德国军方推荐的105毫米le.fh18榴弹炮系统。
说句老实话,浴火重生的德国火炮工业,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