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营,但架不住二门仿制迫击炮编制的迫击炮小组一上来就是十二个,总体的火力强度事实上比老北洋六镇还要强。
当然也有美中不足的,吴子玉除了心中滴着血向尼森公司付着巨额的成本价之外,还不得不另外掏腰包向尼森公司购买了一批载重汽车和汽油。那些弹药辎重,已经超出了所能收罗到的蓄力运输量了,只好购买汽车了。
吴子玉痛快而又揪心地签字付款时,忽然有了一个明悟,估计这次又给陈安耍了。救世军今后习惯这种军械装备后,仅凭手上的两个兵工厂显然是无法满足的,那又只好再出钱向尼森公司购买了,到那个时候估计就不是这个慷慨的成本价了。
又是一条大鱼,自动上钩了呀。
实际上,陈安和吴子玉达成的军火协议,却是成本价,因为这些军火要么都是兰州机器局的存货,要么就是这些年积存下来的北方军储备军火。
跟当年满清王朝青睐德意志帝国军械有直接干系,国内的兵工厂基本上都是引进的7.9毫米步枪生产线和同口径弹药生产线,起家于左宗棠的兰州机器局也是如此。奉天兵工厂因为日本人影响甚深的因素,生产线上生产的步枪和子弹倒是日式的6.5毫米口径。
因为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