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这次大战了,马恩河战役结束后,马上将这个指标调整到每月三千门火炮,顿时让克虏伯兵工厂哭笑不得,哪有这么轻轻松松扩大产能的事情呀。
尤其弹药的生产,是永远滞后于一线的需求。
美国人借助中立,已经大发了一笔战争财。可惜即使英国人大批量采购美国生产的炮弹,西线战场上还是不时发出增加炮弹储备的申请电报。
至于法国人,年轻的小伙子都已经被动员起来参加军队了,农田工厂等多是那些妇女在支撑,能够搜罗到任何军火弹药缓解生产压力,这都成了法国政府的当务之急。
英法两国国库里还有大笔的黄金储备,英镑法郎也还坚挺,花费巨资购买军火自然不是问题,国家都快灭亡了,那些钱还留下来干什么。
两位领事带来了协约国军方的意向,75毫米炮弹,只要北方集团愿意接受,都是百万发起步,而且愿意一次性签订上千万的超级大订单,如果完成了还可以马上续签下一个上千万发炮弹的订单。至于钱款,由英法两国政府合力承担。
很明显,英法两国准备转移一部分产能,用于扩大其他类型炮弹,以及火炮的生产了,这才冒险将75毫米炮弹的大订单转移给陈安。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