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变态的“一百二十遍”,并决定不这么自虐,也不打算用这个来虐待后世子孙。他通常是读一遍,背一遍,默一遍,然后再重复,一般到十次左右便会牢记在心了。福临决定,把一百二十遍缩水到三十六遍——虽然还是很恐怖,但他的子孙后代们绝对要感谢他。
根据前世看的一些,清朝教导皇子们的老师也是很苦逼的。据说先要对皇子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皇子背书的时候还要跪着听。这些老师们通常还是上了年纪的,这一会儿跪一会儿站的,简直是折腾。
所以,福临决定从根子上改变这个问题,尊师重教还是必须的。今天的先生是国子监祭酒李若琳,再怎么尊师重道,福临还是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李若琳是冯铨的弟子。
抛开政治和人品问题不谈,李若琳的文化水平还是相当高的,福临依旧认真的上完了课,然后再谈一谈其他问题。
“前几天你的上书朕看了,这些人可用吗?”
李若琳恭恭敬敬的回道:“请皇上放心,他们虽然不是股肱之材,可也能效犬马之劳。”
他推荐了几个之前在翰林院供职的官员,希望能够任用他们,起码礼部需要这样的人才。多尔衮和福临商量过,准是准了,不过还要观察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