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从一开始诞生的动机就是非常反流行的,而且我也不敢说它不是架空,我摘取了一段历史原型,因为我特别厌倦‘这些事如何如何荒谬,现实怎么可能发生’的说法,而这一段历史恰好发生了许多‘十分荒谬,现实中无法发生的事’,试想如果我虚构写宣宗废后,相信会有无数长评论证元后地位如何尊贵,如何难以被废,虚构写鱼吕之乱,虚构殉葬,虚构土木之变,都肯定难免被拍,因为的确说起来真的很荒诞,摘取原型可以免去这些争吵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我再三强调的就是历史上的这几个人肯定不是这个性格,在史书的几行记载之后隐藏的到底是什么故事,我不知道,相信这时代也没有人知道。这种借壳写法在欧美奇幻界还是蛮流行的,不过那边借得浅(冰火就借了不少盎格鲁萨克逊七国历史的设定),比较大杂烩,我对于时代变迁啊,大国关系没什么讲究的,写宫廷而已,借得比较全面。这也是我的历史观在起作用,我一贯相信史书上写的事,多数都是发生过,但这些事背后的真相,乃至是记载的主人当时的心态都是无法还原的。贵妃的结尾就是对于这种观点的体现,由头到尾,这本书都浸透了我个人的恶趣味,包括徐循那种‘当我已不想要,一切又全来到’的无奈,还有怎么从徐循的一个举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