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组织起来一阵反击。
双方先是以报纸为阵地,发表了一篇又一篇的社评和论文,互相攻讦。随后甚至还公开举行演讲和座谈会,为各自主张的政治思路摇旗呐喊。
许多老百姓们大多是以看热闹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在他们看来如今已经是中华民国了,根本没必要还要为政体、国体的事情争执不休。只当是这些“士大夫”们吃多了无所事事,跑出来制造一些事端来彰显彼此的存在感。
可正是因为这场貌似学术上的争斗,让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情况的不对劲。甚至连国会里面都在讨论让袁世凯出面平息此事,最起码也要有所表态才是。
除了筹安会的活动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之外,关于青岛问题和中国参加欧洲大战这两个事同样都是热火不减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小道消息不知道从哪里泄露出来,这其中有无稽之谈,也有八九不离十的真相。
关于中日秘密谈判的消息也渐渐浮出水面,《二十一条》内容一天比一天透明,以至于国内知识分子对北洋政府的抨击越来越严重。老百姓们根本不知道,若非是北洋政府故意泄露这些消息,他们这些星斗小民又怎么可能会知道这些内容?而这些星斗小民们更加不会认真思考其中的内幕,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