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寨和朝鲜。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截至2007年,在120个国家的特区里,3000多个项目被实施。
然而,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贫富分化加剧,房地产泡沫等问题纷纷出现。而且,在经济特区日益成熟之际,它们发挥的作用正在减弱,新的问题正在产生。
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五名见证了特区发展的普通人,讲述他们所遇到的□和低谷,奋斗和成就。
珠海:
林北添从来没觉得高楼林立的珠海有什么好,虽然,这里是他的家乡。
他的四个孩子都住在市中心,但是82岁的他更喜欢住在20公里开外的农村郊区。那里的社区宁静又安详。
“我老了。城市对我来说太吵了,”他说。
在80年代早期,中国沿海地区建立了五个经济特区,其中就包括珠海。过去几十年发生在珠海的巨变如今已经席卷了他所居住的村子。
“很快村里就会到处都是外来人口,就跟别的特区一样,”他说。“然后村子就会更加开放。”
1983年,第一条水泥路开进了这个小渔村。对于这种种的变化,林说他心中喜忧参半。
“为了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