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无比庆幸,好在有国家,有zf,不然这里又要闹饥荒了。
村里有许多老人是经历了清末到民国到新中国的,想着当初又是战乱又是天灾的,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这些能够活下来的,还真是命大。
可是命再大,也禁不住老天爷跟个割韭菜似得,割了一茬又一茬啊,这么下去,肯定是民不聊生了,好在国家出面调配了水资源,不然大家都种不了田,都要饿肚子,去年上半年的情形依然还在脑海中清晰得很呢!
宋大刚等人在家里跟大家商议,是旱年的话,许多东西还是不能种了,要种只能种一些耐旱的。
“咱们去后山开一块地方种些玉米再种一些红苕呗,这些都是产量高又饱肚子的,就算是粮食少了也不担心没有吃的。”
另外几个人都表示赞同,玉米和红苕都比稻子耐旱,只要泥巴里有点水汽就能够活的,种活了就是口粮啊!
宋老太道:“育苗的时候恐怕你们要辛苦一些了,要提着水去浇地。”
井里是有水的,只是水位下降了许多,要取水上来,就要更长的绳子,花更多的力气了。
宋大刚道:“辛苦一些没事儿,只要能够不饿肚子就行。”
这是最低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