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革新的派系瞧不过眼。甚至就是凤紫泯,本来是由他发起,在长天军中试行过的制度,要向外推广也是犹豫万分;当初若不是她力主改制,只怕这奏章也难逃留中地命运。
当初她在票拟上附言:招募灾民为兵,可减逆贼之力转而为足兵之用,可“尽收天下劲兵,列营京畿,以备藩卫。”就是这些话打动了凤紫泯,成就如今地镇南军募兵之举;然而她却还是隐藏了真实的目地:改变大凤朝重文轻武,就要从改变文武分途开始,为什么只有军户可以当兵?当兵便是低人一等么?如果从军可以得到丰衣足食,可以荣耀天下,她不信不能引诱得更多的人来从军入伍,守卫家国。
不过募兵制本身有极大缺点,冗兵冗费就是拖垮前朝的决定性因素;云裳深知自己这样的举动,可能带来的灾祸,也从一开始就和凤紫泯建议:改制,并不是完全由募兵制再重新取代世兵制,不是历史的倒退,而是两者的适当调和。就如官员取材,不是科举就一定好过举荐,也不是举荐一定好过科举;也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是文胜武,也不是武胜文,而是掌控好平衡才是关键。
只是不知道,未来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大凤朝这平衡,究竟能够把握得如何?
而看如今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