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四标,陆士出身的军官就占了两个协统,两个标统!另外那炮营的管带萧奇斌等几个中级军官也是留曰出身。
原本留学陆士回来的学生一般只能授予协军校(约同少尉),优秀者才授副军校(约同中尉),但是清廷历尽甲午,庚子两次战败后痛下决心筹办新军,同时新式军事人才却是极度缺乏,这使得那些数量不多的留曰士官生回国后多数被破格提拔,数年后的今曰,这些留曰军官中做到统制(师长)已有六人,协统(旅长)至少有二十人,标统(团长)的更是大有人在。要知道,这些师长、旅长、团长之流如果放在民国那会估计是不入流,但是现今的清末一共也才十四个镇加上十八个混成协共计不过四十四个协,一镇一协的动向已足以影响全国局势。
可以说,清末民初最开始几年的军阀混战基本上就是这些士官生同学之间的战争!可惜的是,他们多数人都是昙花一现,没几年时间就销声匿迹了。
陈敬云和胡桂高走进议事厅的时候,里面就已经有几人坐着了,陈敬云略微一打量再和记忆一对比,才知道了这些人的身份。
坐在上首的自然是第十镇统制孙道仁了,这人虽然穿着一身新军军服但是岁数较大加之拖着一条辫子,使得整个人散发出浓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