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注:谢安,字安石,跟王安石的名相同。王安石自己也觉得这很有趣,所以在走访了谢安的遗迹之后,他就颇欣慰地写诗说:“我名君字偶相同”。)
再看看咱们苏学士的: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
稼轩先生的: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唯消棋局。”
……
那么,谢安的身上到底有什么魔力,以致于让我们一千多年来的文化人们倾心如此?李白对谢安是一生念念不忘,几乎到了崇拜的程度,那么这原因到底在哪里?
不可否认,当我们心悦诚服地去推崇一个人,首先,我们总是艳羡于他的成功,然后细细思量,却发现,那竟是我们根本无法企及;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他总有着那么一种让我们着迷却又与众不同的神奇特质。于是,我们就渐渐地钦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