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再回到永昌县。
这个被强制执行的县归看起来是十分的苛刻,不过,这些年,真正的人才,真正有远见的人是一个都没有选择离开,当然,最初也有离开的,辉煌腾达的太少,做官最多也就是一县县令,而且绝对不可能是一个有实权的县令,同样的,也有从大周来到永昌县的,被重用的就更是没有了,毕竟永昌的事物,无论是那个真镇,不管重要富裕与否,安排的都是亲信,大周和永昌县看似和平相处,实则是两方都在防备这对方,永昌县的防备尤其严苛。
有些脑子的也应该清楚明白,再加上故土难离,所以,真正的人才都被留了下来,而除去那些不死心的,能得到秀才之名的在永昌也能过得不错,至少只要你自己不惹事,完全能够吃饱喝足,安逸地过日子,他们都清楚,真正的太平日子,也不过如此而已。
或者在外人看来,县令家的三公子是个只会做学问的书呆子,可是,聪明的人就很明白,人家三公子做学问,是牢牢地将永昌县的文化,百姓的言论风向掌握在自己手里,别看着他两袖清风不理俗事的模样,实际上他确实永昌县文人的领头人。
而远在京都皇宫内的大周皇帝,也很忙,不过,他的忙碌与赵守孝和肖瑶的幸福不一样,与李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