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的儿子们细细数了一遍,越数越觉得有些心灰意冷。
老大杨安是蓉昭仪之子,为人敦厚,可惜性情随了生母,很是小家子气,实在拿不出手;老二、老三不说,老四杨禹有城府又精明,绝非池中之物,奈何生来不足,身子弱得很;老六如今已经十八,却还是小孩儿脾性,不堪大用。
剩下七八九,年纪都太小,还是在学馆读书的年纪……
看来看去,只有杨进虽然不善言思,争胜心也欠缺,但性子正直稳重,有能力有担当,若好好教导几年,守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承乾帝想了几乎一夜,终于第一次下定了决心,只待寻一个合适的时机公之于众。
****
承乾帝还没来得及将自己的决定透露出去,朝堂上却先一步有了谣言,说承乾帝迟迟不赏杨进,是因为想立他做太子。
一时间,杨进又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了暴风雨核心的人物。
宣政殿上,谏官参了杨进一本,说他居功自傲,不君不臣。言下之意,这些谣言是杨进自己放出来造声势的。
谏官本就有闻风而奏的权利,即使没有任何证据,谏官也不受责罚。
朝堂四处窃窃私语,杨进微垂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