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群举子组的诗社,并无大碍。”
见崔容沉思不语,杨进便问:“可有不妥?”
崔容摇摇头:“倒也没有证据,只是觉得这富春社有些耳熟,似乎在举子中很有名望。若这几名进士都参加了富春社……”
杨进也明白了:“有道理,我这就去……告诉王大人。”
第三十五章、尘埃落定
大理寺询问之下,发现这些考生果然都参加了富春社,有些人更是禁不住压力,承认考题是富春社的一位先生告诉他们的。
原来富春社名为诗社,实际上是个专做科举生意的秘社。社内有一位姓曾的先生,每到春试前便会预测题目。
据那些进士说,他的预测大约有六成能中,因此十分受社里的举子追捧。
但这位曾先生十分神秘,没人说得清他出身何处,祖上是谁,进士们只说曾先生年纪约在而立,长相普通,京城口音,常年住在富春社内。
主审王大人一听就意识到这事儿不同寻常。
且不说这位曾先生如此神秘,六成已经是一个足以让人胆战心惊的比重。是他真的天赋异禀,还是……他背后有个特殊渠道能得到内幕消息?
如果是后者,那这个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