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脑海里乱七八糟的想法全都赶了出去,徐曼青趁着“工伤”的休假期一股脑儿地埋头做实验去了。
这两小瓶珍贵的染料算是得来不易,徐曼青每次只敢取用五分之一的量,一点点地往里加入牛髓和猪胰熬煮。
古代的灶台很难控制火候,给制作口脂的过程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徐曼青为此不得不动用了徐奋在一旁帮忙打下手,只恨不得能有一只温度计来记录煮锅内的温度了。
为了方便总结出配方,徐曼青将牛髓和猪胰分成非常小的等份,然后慢慢地往加热的山花染料中添加。
在添加配料的同时要不停地小心搅拌以防止结块,可牛髓和猪胰本身遇热就是容易糊到一起的东西,徐曼青不得不两只手都拿着木勺,双管齐下地在锅里操作着。
也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差不多经过三四次的试验,待粘稠状的液体逐渐冷却下来之后,徐曼青终于成功制出了她想要的这种油膏状的口脂。
用小拇指的指腹小心翼翼地沾染了一些涂抹在自己的嘴唇上,上妆效果果然比之前那种简单地将口脂晕开的方法要好了许多。
这种口脂不仅能遮盖唇纹,而且还能极大地改善嘴唇干裂和死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