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而前方战事未平,蒙古诸部王公无法全部参加,这木兰秋狝便少了原有的政治意义……今年看来是不成的。
思路一开,弘历便雷厉风行地点了不少宗室和红带子有名的纨绔子弟参与进这次前往沙俄签署议和条约的队伍里,又召了使团领头人鄂尔泰及兼领护卫队的恒亲王弘晊嘱咐了一番。
原以为只需保护好使团人员安全就好的弘晊没想到自己还得兼任保育人员,十分郁闷,他已经能预见鸡飞狗跳的出行生活了……
鄂尔泰也没想到皇帝会来这么一出,不过他的责任主要是带领使团成功签下拟定好的条约,惮压这些八旗纨绔的重责主要还在弘晊这个爵位够高的“亲王”头上,而作为大清皇帝的堂兄,他高贵的身份也足以代表大清对这次签订和约的重视。
不说这批混合了各种成员的大清使团如何一路精彩地到了沙俄,俄罗斯这边也翘首着大清的态度。
女皇快不行了,政局动荡,齐集莫斯科的王公勋贵们内心就跟在寒天雪地中勉强维持军容的士兵一样,巴不得这外在的威胁快些解决。
他们想不通向来任由己方千般挑衅却一再忍让妥协的大清怎么突然硬气了?硬气也罢,他们不是一向号称马上得天下以骑射为傲么,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