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年,也就是公元269年。
起因是孙皓在登基之后,大兴土木却没有财帛,在从大臣处抄不到什么东西后,孙皓忽然发现佛寺太富有了,而自己却太穷了,身为一国之君,怎么能比和尚还穷?
孙皓于是下令拆毁寺庙、没收佛像、勒令僧尼还俗,收回寺产,这些措施其实都不错,孙皓也是照着汉国赵广那边的办法做的,但有一点孙皓没有学到,那就是没收来的金银、财帛没有充入国库,而是被他自己挥霍了。
得了好处一个人享用。
这怎么可以?
孙皓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乎,很快他就遭到了朝野上下、包括普通信佛民众的一致声讨,在无奈之下,孙皓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就是和胡僧康僧会来了一场辩论。
这场辩论的具体内容就不用多说了,反正结果就是孙皓低头认输,从不信佛转为一个忠诚的佛徒。
康僧会最后还为杀人无数的孙皓授了五戒,孙皓也在吴国下令,不再禁止修建寺庙。
有竺法护、康僧会代为说项,再迂回下路线,从孙皓的母亲何太后那里找到突破口,讲一讲司马徽的秀外惠中,美貌可人,这一桩婚事成功的可能性就又多了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