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建隆六年(公元271年)十月一日。
大将军赵广回转长安之后,提议在未央宫召开重要军事会议,新汉在朝重要官员、将领齐聚一殿,商议出兵幽州、冀州方略。
因路途遥远未能到会的重将、重臣,如姜维、傅佥、文鸯等人,也纷纷派出了驻长安的下属或部将,代替自己与会。
这一场军议,从一开始就呈现出针锋相对、两种观点对峙的局面。
究竟是征讨破虏,救汉人于水火?还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由于地缘、血缘、家世、见识等方方面面的原因,汉国朝堂上关于是否北征的争论一直不歇,而赵广的回归,也让争执达到了最顶点。
“大将军,参军司以为,我大汉远征并不明智,原因如下:我军要出兵幽冀两州,可以选择的路线主要有两条:其一是从井径翻越太行群山,过邯郸、常山北上,进入上谷、渔阳、范阳诸郡;其二是从河内郡北上,凿穿晋国在邺城、浊水漳水一线的防御,再往北至冀州。”
“这两条道路前者需要经过盗寇横行的群山,后者又必须与晋国发生冲突,以我军在河内郡的现有兵力,一但分散,将影响攻略温县的战事,于整体战事无益。”
马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