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困的晋国已经越来越无法掌控北中国的形势。
在黄河以南,晋、魏之间在河南地的争夺已经接近白热化。
其中许昌战事尤为激烈,晋国方面几易其将,形势仍然不乐观,在几经周折之后,司马炎力排众议,启用太原王浚为东中郎将,镇守许昌。
王浚是王沈的私生子,其人军事才能出众,后来与刘琨并称,许昌局势由此稳定下来。
同时,由于汉吴战事激烈,吴国自顾不暇,曹昙只能依靠荆州北部、南阳、汝南一带的有限地盘与晋国拼斗。
在久攻许昌不下的情况下,桓楷向曹昙提议,遣使远道北上,与幽燕一带的刘渊匈奴诸部联合,南北共击司马炎。
这一策略参考了当年袁绍在北、刘表在南,曹操居中的局势,可以说是官渡之战的翻版,曹昙本来就性格偏激,听到谋士崔平联胡之策,也未多加思考就遣了崔平北上。
崔平出身清河崔氏,与刘渊手底下的崔游同族,两人之间早有书信来往,而实际上,崔平投魏也是刘渊所驱使。
燕山山脉一带的牧场,并不能完全满足匈奴五部、还有宇文部落的胃口,向幽州一带进攻,占领晋国的北方疆土是刘渊效仿赵广蚕食策略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