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正文 第125章 司马纳妃
概概而谈,这是他袭了晋王之后,第一次就魏国的重大国策发表意见,准备的相当充分。

    面对魏国当前的困难局面,司马炎一个对策接着一个对策,让朝中的官员们佩服不已,站在司马炎身后的荀勖、贾充等人则一脸的得色,这些计策当然不是司马炎一个人想出来的,正是来自于他们这几位的手笔。

    魏咸熙三年,正月二十日。

    元帝曹奂下诏:以中书郎张华为正使、以尚书何劭为副使,其余属员二十余人,出使吴国,商洽和议之事。

    这一使团规模在魏国出使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何劭的身份按理说比张华要高,但由于上一次败给了蜀国的蒋显,这回只能屈居副使,张华的口才和品行比何劭超过太多,在魏国朝堂是被公认了的,就是何劭的老子何曾也赞不绝口。

    曹奂这个傀儡皇帝的第二诏:待魏吴和议完成,即调征南将军胡奋回转洛阳,领兵马征讨文鸯文虎。

    胡烈被任命为雍州刺史,胡渊升职为奋威将军,胡氏父子督雍凉诸军事,部下包括了金城太守杨欣、敦煌令梁澄、议郎令狐丰等人,魏国西线力量逐步得到整合。

    司马炎在关中的东西两面布局之后,同步开始着手解决一直悬而未决的蜀中钟会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