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往河东的重要渡口,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在先秦时,潼关至蒲津这一带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秦国与晋国、秦国与魏国多次大战就发生在这里。
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2年),曹操与马超争霸关中,两军在潼关对峙不下,以步兵为主的曹军开始时接战不利,曹军多名大将败在锦马超的枪下。
曹大丞相率军出战,却被马超杀的割须逃窜,这一段故事在演义中被描述的相当精彩,这也是马超最为风光的时候,在此之后,锦马超的日子就开始难过起来。
曹操见强攻不成,遂以迂回侧击取胜,曹军大将徐晃、朱灵从河东的蒲阪渡河,在蒲津关击败了关中骁将梁兴,马超腹背受敌,又与韩遂不睦,不得不从潼关溃败,曹操一举拿下关中。
固原大败之后,匈奴各部落四散,向东溃逃的李恪部约有二千余骑。
李恪这个人野心不小,在历史上他曾受晋朝诱惑,杀了右贤王刘猛后自立,在匈奴五部中,威望也只比刘豹差一点,可以说,是刘渊最为直接的竞争对手。
当然,李恪的那点本领,在文鸯眼里根本算不上什么?
文鸯、文虎的伏袭大获全胜,已经逃得人困马乏的匈奴败兵一触即溃,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