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炎兴二年,四月十八,天空放晴,难得的好天气。
惠陵与武侯祠。
松柏苍翠,鸟儿鸣唱,高墙之外,隐有蜀中小儿欢快的叫喊声,高墙之内,刘备和诸葛亮这一对君臣生前相合,死后相瑟。
刘禅终于听从樊建等人的规劝,从李昭仪的寝宫出来,还是选在惠陵召开朝议,商讨行功论赏之事。
这一次刘禅的心情很是不错。
细说起来,刘禅这个皇帝,也不是没有好的地方,至少对待臣属还是很宽宏的,诸葛亮治政严肃,杀的人不少。到了刘禅这里,顶多也就是贬到南中一带自生自灭。
要是换了司马昭,象宗预、樊建这样长期泡病假的,直接革除了事,更严一点,若是查实假生病的话,估计还要掉脑袋。
刘禅这里则不会,宗预宗老头子只要一上朝,就指着刘禅怒喷也没什么事。
这一次朝议和以往不同,蜀军西线大捷,是难得的好事情,一众蜀汉官员也是很配合,几乎没有请假的。
第一批到惠陵的,是刘禅的几个成年儿子,太子刘璿、安定王刘瑶、西河王刘琮、新平王刘瓒、北地王刘谌等约好了同时到达。
刘璿这个太子性格上和刘禅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