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源为白龙江和西汉水,直至陕秦省略阳县两河口以下始称嘉陵江,全长为1119公里,流域面积近16万平方公里,超过汉江,居长江支流之首。
嘉陵江在川蜀剑阁县昭化以上为上游,行经高山地区,多暴雨,有“一雨成灾”之说;昭化至雾都市合川区为中游,有航运之利;合川以下为下游段。嘉陵江切穿华蓥山南延三条支脉后,形成风光奇丽的沥鼻、温塘、观音三个峡谷,于雾都朝天门码头汇入长江。更是川蜀省省内挟带泥沙最多的河流。由于上游黄土区土质疏松,中下游紫红色页岩又易于风化,加之岸坡很陡,耕垦过度,植被覆盖很差,造成坡面侵蚀强烈,流域内出现两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一个在上游陕秦、陇省境内,一个在中下游川蜀盆地中部丘陵区。水土的严重流失,成为流域内泥沙产生的主要来源。
但嘉陵江径流由于降雨补给,水量丰沛,流域内资源丰富,堪称川东一大宝库。由于嘉陵江流域形状略似扇形,洪水向心汇流,加剧涨势,常常产生严重洪灾,但洪水历时时间并不长、洪峰极高。
如今,正值深夏初秋之际,洪汛期并未过去,即便是在黑夜,都能清晰可见那浑浊的江水,激荡澎湃的不断冲击着两岸,形成一道道激流漩涡,凶势无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