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多大的浪来,再说吴三桂投降之后,他的钱粮武器,全都是由南京政府供应,因此他根本就没有再反叛的条件。
两种意见也都有道理,而且王夫之和李岩只是表白自己的态度,就事论事,并没有引发争吵,这种气氛也正是商毅需要的,其实随着南京政府的实力扩大,势力最大的周林两家因为各种原因,都失去了最高端的位置,因此也形了以几名内阁大臣为核心的小团体,王夫之和李岩都是各自的代表。
商毅当然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一个大的组织内部,存在多个小组织,是在正常也不过的事情,而且是根本就不可能避免的,而有多个组织,也就会有斗争,当然这种斗争必须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大家都尊系必要的游戏规则来玩,也就不会产生太大问题,甚致能够产生良性的发展,而这也是商毅一直追求的权力形势,不过在且前阶段,还是主要靠商毅来控制。
因此在这方面商毅也相当重视,只要稍微出现纯为争权的苗头,就会立刻警告和阻止,多同也多次当着众大臣的面,强调发表意见只能就事论事,不许刻意针对个人,或团体,这一点在参政院的会议管理制度中也着重强调,而南京政府的大臣们也都十分清楚,商毅的良苦用心。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