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提案的,而且发言的人也多出了许多,摇旗呐喊,站脚助威的人就更多了。
明朝的遗老遗少其实只有一小部份,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认可了商毅代明自立,一方面是事实不可改变,另一方面也是自己的利益己经和商毅捆绑在一起,商毅完了,自己也好不到那里去,还有一部份议员实际是把参议院当作自己晋身的抬阶,希望通过在参议院里的表现,引起商毅或内阁的注意,获得晋升的机会,因此凡事也都从维护内阁,维护商毅统治的角度出发,这一次正是自己表现的机会,当然也要显露一番。
但发言是一个一个的来,不是谁的人多就谁占优,而支持提提案的人数虽较少,总也有几十号,也能有一些声势,另外明朝的遗老遗少也多是饱读诗书的人,肚子里多少也有一些货,胡搅蛮缠也能对付几句,当然不会被说得无言以对。因此双方的争辩也算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的。
不过随着辩论的深入,讨论也和过一样的出现了跑题,如南明朝廷算不算明朝的廷缓;明朝是否算是气数已尽,不可挽回;朱元璋起兵反元,是造反还是举义;朱元璋箅不算是赵宋的遗臣;甚致越跑越远,到了孔子孟子周游列国,为什么不去扶保周天子,而去投奔各诸候国等等,也确实应了那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