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因此阿济格也认为,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留在息县一带防守,等待援军。于是也立刻下令,全军就地加强阵地,固守待援。
这时中华军在东线已经逼到了息县城边,而在北线和西线,清军还控制着城外三到四里以内的地区。清军转突围为防守,因此各处的阵地都在抢修加固防线。
而中华军当然也没有闲着,李定军也抓紧时间,在淮河北岸调整中华军对清军的包围圈,由第六、十三、十七、二十这四个军在息县的外围,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同时也日夜抢工,挖战壕修阵地,一连经过了两天的抢修,终于建好了阵地,牢牢将清军困住。第十一军作为机动兵力,并且付责阻击清军的援军。同时中华军也在淮河上架起了五座浮桥,加强了南北两岸时联系和交通。直到这时,中华军对阿济格的包围,才算是真正的稳定下来。
不过同样的,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清军也在息县的外围构筑好了严密而坚固的防线,而阿济格这时也完全放弃了靠自己的力量突围的打算,全力的防守,一心等着着尼堪、韩岱部的人马来救援自己。
只是阿济格万万也没有想到,战局发展到了这个时候,尼堪、韩岱部的人马已经永远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