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都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情绪,而且在这个时候,多尔衮还认为清廷和南京是势均力敌的,没有日本的帮助也行,因此对日本使团的提议也未置可否。
但大沽口一战的失利,也使多尔衮心里的这种良好感觉产生了一丝动摇,这毕竟清廷也苦心经营了两年时间的水军,而在中华军的舰队面前,竟完全不堪一击,虽然说这次失利是海战失利,但大沽口炮台的防御力多尔衮是十分清楚的,就连荷兰人也夸口,称其是一百艘战船也无法攻破的坚固要塞,但结果呢,还是被中华军攻破大沽炮台似乎并没有那么艰难吧。
因此通过这一战之后,多尔衮也意识到,自己对南京政府的实力似乎估计得确实有一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盟友,何况日本人也确实和商毅有仇。于是多尔衮也改变了态度,认真的考虑与日本结成连盟的利害关系。
其实徳川家光对海外的世界也没有兴趣,对中国包括朝鲜都没有领土野心,只要求在击败商毅之后,把琉球交割给日本。而荷兰人也提出,在战胜商毅之后独占台湾,以及开放杭州、广州等地通商的要求。这区区几个小岛当然没放在多尔衮的眼里,而通商也不是接授不了的条件,因此十分痛快就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