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政府的各项行政、法令都可以出现在报纸上,像这次商毅出征马尼拉的消息,照发不误,可以说啥都敢登。而且还有发表相关的评论,分柝,允许普通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在南京政府的不少大城市里,几乎每一家茶馆酒楼里面都会安排说书艺人讲话当期的《杭州时报》内容,以招揽那些不识字,但又想了解《杭州时报》内容的客人。
但《大清时报》呢,说起来是只有两样事件不许登,就是这也不许登,那也不许登,结果每一期的内容只能是一些不疼不痒的事情,绝大部份内容就是为清廷歌功颂德,大唱赞歌,结果内容单调,重复,这样的报纸别说是看呢?就连听都没有人想听,销量自然是直线下滑了。而且这一点还被《杭州时报》抓住,进行冷嘲热讽。
在这个时代,就是在欧洲,报纸也是一个新鲜事物,更别说是在中国。商毅虽然没有办过报纸,但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谁没和报纸打过交道,而且他是釆取开明执政,令法公开的策略,绝大部份政府的行政法令都通过报纸向社会传达,并且抓住了几次关建事件,大力发展《杭州时报》。因此到了这时,《杭州时报》已经拥有了六万余份的发行量,几乎遍及中国的大部份省份。
虽然这样的做法确实会向外界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