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在律令和会典等书籍中都找不到,只能从以往出现过的成例套用,以保万无一失。否则万一出点纰漏或被上司找出了岔子,轻则驳回,重则训斥,说不定还会为此而丢官罢职?而这方面只底下具体办事的人才清楚。
而当官的为了不出错,或者嫌麻烦,只能把这些事情都托付给底下的三班六房的衙役书办主薄等人去处理。结果知府知州这类正式的地方官员反而被架空,而身份卑微的吏员,却在实际上把持着地方行政权力。
吏员不属官员,没有品级,也没有晋升的可能,往往都是世袭,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政治现象,称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因此他们大多数人也没有什么道德关念,平时和当地的大户勾结,中饱私利,坑害百姓。淋尖踢斛、折色火耗等话计基本都是他们在俱体操作。
而他们对朝廷也没有多少忠心,一但改朝换代发生,也轮不到他们头上来,因为无论是谁来当官,也离不开他们,永远是不倒翁,因在叛军攻下了杭州之后,他们向叛军投诚,现在商毅收复了杭州,又立马都倒向了商毅。
这些陋习商毅心里当然清楚,但目前来说,暂时还不能动他们,而且户籍、府库册、鱼鳞册等资料也是十分有用的东西,因此也不动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