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票,通常只在生意人之间进行转账往来,不能兑换成现洋的。而大洋票也好,小洋票也罢,出了省都是要兑换成真金白银才能使用——称之为地方钞票更为恰当。
除了庄票以外,各省银钱号还存在着官帖——亦即官方发行的,可兑换成现洋的纸币。在这样复杂的金融条件下,庄票、官帖与现洋之间存在着一个兑换关系,银钱业通常称为贴水率,比如100元的庄票兑换现洋只有98元或者99元,这个贴水率随着行市的变动而不断发生变化,但通常前面的大数比较稳定,差额只在小数点后面几位,所以对于小老百姓而言这样的行情波动无足轻重而对于生意人而言就存在着投机与套利的空间。
官帖因为是官方所发,照理他的价值量应该高于私帖(庄票),但东北既然是个入不敷出的财政,这种官方保证也就成了空头支票,官帖除了不赖账、不倒闭,在及时性和有效满足兑换需求方面都不如庄票,所以在兑换时的贴水率官帖远不如庄票,但在账面上两者却是一致的。这就为各级官员留下了套利空间,征得税赋之后,除了吃拿卡要的那部分外,还要进行银钱投机——不是直接将税赋上缴,而是先兑换成庄票,再用庄票兑换成官帖,赚取两重贴水后再解交入库。由于税收核账总存在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