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子中两眼放光,颇有如鱼得水之感。
胡杨书院言论不禁,无论诗词歌赋还是治国安民,皆可畅所欲言,心宗风气开放、不讲礼仪、不禁自由,便是在这山中说造反也无人意外,山中年轻士子更是个个胸怀壮志,热血沸腾,身在山中,心在天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倒也有杨南前世学院中几分自由气息。
苍生、应世、自由!
这便是青冥山之魂!
虽坐山静观天下事,却心在苍生、功在社稷!
杨南自幼被祖父严加管束,更兼每日严师教导,见到这些学子这般轻松随意的气氛,心中也暗暗忌妒这些学子实在命好!若是自己幼时能有这般自在,怎还会视文章如虎?
那一天到晚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的苦练岁月似是犹在昨天!比修炼道法可怕何止数倍?
杨南到得正峰之下,几位老者领着几个中年书生正立于院门前含笑而望,身后数十个书院宗师竟然全来迎接杨南这个无良山长了!
杨南跳下驴背,拱手笑道:“小子杨南,见过诸位宗师!十年方归,有罪有罪!”
为首的长须老者向杨南伸出手掌,呵呵笑道:“好个杨南!你居然将这书院一扔便是十年,让我等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