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改变幽州以往的做法。”
一席话中让薛崇训品出了似曾相识的言论,这不是有预防胡化的意味么?薛崇训本来以为当下没人能想到那个问题,自己能想到也是因为前世见识的关系,不料从杜暹口里听到了类似的东西,心下便很受用……有一种自己的思想被理解认同的愉悦感。
薛崇训欠了欠身,很有兴趣的样子,继续问道:“若是更换幽州文武官员,应如何定新策?”
杜暹道:“中枢应给予地方权力因地制宜用策。”
此时的地方治理当然有自主权,主要交通缓慢,受条件限制京师没法详细地遥控,只能给一个模糊的政令。因此薛崇训对这个回答不怎么满意,又问:“若是杜将军在那边主持大局,又用何策?”
“请陛下允臣在图上指出。”杜暹站了起来,见薛崇训点头才走到他画的那副大图旁边,找到了东北角的位置,指着一个地方道,“契丹和奚近年常常联兵犯边,幽蓟等地不得不扩充边军团练备边,青壮不足便用胡人。故幽蓟首要之务仍是兵事……营州,居于关外,若能取之则攻守易势,奈何汉军屡次进击反复争夺营州,未能站稳脚跟。若是臣领幽州事,必先整军请旨攻取营州,这是必要的第一步。”
薛崇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