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得传道法。
陈七倒也不是有意为难,若是真有能做下这些,尤其是最后一件,不消说定是心智坚毅之辈。这三件事,也算是小小的磨练道心之举,日后修道,便也有几分可能,有所成就,他顺手收了也无不可。
甚至陈七还放言出去,不拘是谁人,只要能做成这三个条件,就算不是扬州八英的亲眷,不论出身,也可以到五气山拜师。
陈七此言一出,登时便把福阳府城上下惹的轰动,每日里不知有多少人散财舍物,携老扶幼,修桥铺路,也不知有多少人冥思苦想,如何才能做下一件,让人十年之后,也能记得的事儿。
本来陈七的声望,在福阳府城中已经极为崇高,经此一事,福阳府那些平白受人好处的百姓,人人都称颂陈七功德无量,甚至还有人出资把福阳府城东,一座荒废了不知多少年的破落庙宇翻新,改成了一座七郎庙。还着巧手匠人,建造了一座陈七足踏黑莲的塑像,日夕有人香火供奉。
陈七做这件事儿,本来也不过是出自私心,并无惠及百信之意,但是这些百姓的感激,却汇聚成无数祈愿之力,仍旧往陈七身边涌来,除了他本体之外,尚有大部分的祈愿之力,涌去了七郎庙,在七郎庙汇聚凝练,再度输送到陈七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