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地问了许多话,又事无巨细地嘱咐了许多。
阿李笑道:“咱们家大人,也就这些日子对这里才这般细致。”
上峰的闲话不好多议论,两个人草草聊了两句,各自睡下不提。
到了第二天,阿李赶了装着各种野游用具的马车在后头,阿王赶了家人乘坐的马车在前头,五个人两辆车,低调地加入了去往白梅山的人流。
高媛坐在车里透过车窗往外看了看,转头对二人道:“我还以为咱们这样太招摇,没想到跟人家一比,真是不算什么了。”
刚才看到一行车队,大大小小的车足有五六辆之多,顶头那辆的车顶上还垂着流苏,嗯,还是两匹马拉的。
柴文道:“正是赏晚梅的好时节,出城的人比较多。嫂娘您坐稳了,咱们怕是要给人家让路。”
高媛理解,不同形状的马车也是不同身份的象征。这时候的路又不像现代分成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就连左右也是混走的。只有大家形成的共有默契,最中间的地段,给地位高的人走。
若在乡下,高媛这两辆马车自然是当之无愧地走中间。可在京城,就得溜边了。
溜边也不能一直畅通无阻,因为可能对面过来一辆也溜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