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官场素人,就更是不懂了。就算是看到了,也不会想到自家人头上,没准儿还以为是时家的呢。
柴文道叔侄俩头一次为高媛对于官场和科举的无知而庆幸,科举报名的时候,可是要写祖父、父亲姓名的。也是当年两个人留了个心眼,没跟高媛说这些细节,要不肯定要露馅。
说起来,嫂娘(娘)好像对很多事情都不太在意呢。在北关的时候除了砍柴就是赚钱,从来不主动和周围的那些人交往。那时候他们以为是那些人都是仆役下人,身份低下,她不跟他们交往太正常不过。可是到了晋中之后,对邻居们嫂娘(娘)也是这个态度,就有些出乎他们意料了。他们讨论过,可能是她认为自己孀居,为了避免流言蜚语这才有意识地避嫌。谁知道连像徐士充这样的人家,她也不主动往来,就着实让人猜不透了。
难道嫂娘(娘)自惭形秽,觉得自家不如徐家?可徐家也不过就是有俩老仆罢了,自家也不是养不起。要论家底儿,没准儿徐家还不如自家呢。
那就是和徐家婶娘不投脾气?可徐家婶娘偶尔来串门的时候,她也能热情招待,却偏偏从来不去拜访人家。一来二去,这关系也就没能处起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许如何处理人情往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