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是来了许多内地的客商,来收购毛皮牛羊来了。
大夏朝对于耕牛是严禁宰杀的,要想杀牛,必须要请官府的人验看之后,确定是老牛病牛才行,所以要想吃到鲜嫩的牛肉,就得另辟蹊径。其中最主要的嫩牛肉来源,就是从鞑子那里抢来的。
草原上的牛大都散养,是鞑子们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鞑子们也不怎么耕种,也不会训牛,等大夏的官兵们把牛抢来,不是伤了没法子治(有法子治也不想治),就是大了不好训,干脆一律杀了吃肉。
北关城的官府是做惯了的,到时候往牛身上盖个戳,随便赶到哪里都能杀,多方便!那些客商们就是为了这个,所以就每年的秋天到北关来等着,等到了初冬收起了毛皮牛羊,一路往南走,越往南越暖和,回到京城的时候连年都没过呢,正好赶上大家备年货。多合适!
客商们凑在一起,回忆榷场开通时的幸福生活,感叹着如今做生意的不易,交流着或真或假的各种明道暗道的消息,每天光茶水,都不知道喝了多少壶去。
高媛从中顺便发了笔小财,把自己空间里种的那一亩花生留了种,剩下的全都炒熟了,先送到酒楼里试试水,没想到居然还颇受欢迎。这种东西她有不少,打着花生还没有传到北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