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提出的“感觉”、“观察”、“转述”三大层级,实际上也是心有所感。
他前世看到一部新中国初期的禁片《武训传》。
这部甚至直接被当时最高层批判的影片,可林奇初看之下,影片描述一位不识字而不断被地主欺骗,积攒多年的积蓄也被掠夺一空的乞丐武训,可如此武训依旧如耍把戏卖力气,扮小丑地积攒钱财一路乞讨,就为了数十年后兴办“义学”,让更多的人识字,不再重复他的悲剧。
这是电影“转述”给林奇的视角。
然而,林奇当时好奇为何这种批判地主阶级的片子会被封禁,直到94年才解禁允许内部研究。
他便顺着脉络,找到了当初盖棺定论的那份《武训历史调查记》时,看到这份由当时某位上达天听者带领写出的调查报告。
他看到的却是“武训”以义学为名,从事混混乞丐之实,包括义学资金更是放高利贷而来,自己更是不从事劳动,甚至情人还活到了建国后,最后的义学更是赶鸭子上架被逼迫落实,所谓不求名不立牌坊更只是内部矛盾而立不成。
整部电影反倒是把一个十恶不赦的地痞无赖包装成了天生圣人。
而电影被批判的本质,更是因为在那个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