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拼搏年代 > 第454章 谁不说咱家乡好(求月票)
    安装和规整运来的体育器材不用吕冬操心,干脆和七叔与李文越,围着新建的小学转了一圈。

    小学校坐北朝南,进门就是一条直通操场旗杆的水泥路,二十多间校舍分布在主路两旁,最靠近传达室的这一边,就是办公区和功能区,有老师办公室、校长室、仓库、图书室和阅览室等等。

    阅览室比较大,还兼具另外一个功能——充当夜校。

    如果需要培训文化知识和技能理论,可以在学校放学以后,放在阅览室里进行。

    其余的,就是从学前班开始的教室。

    学前班分为大班和小班,从这个学期开始,青照的小学正式更改为六年级学制。

    以前的时候,泉南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各县情况都有区别。

    有的是六年小学三年初中,有的是五年小学四年初中,像青照这种地方,干脆就是五年小学三年初中。

    从2000年开始,泉南正式统一了标准。

    最后,看到各个教室里的吊扇,还有锅炉房与供暖的暖气片,李文越挺感慨:“咱上学时,可没这么好条件。”

    吕冬点点头:“那时候教室连个炉子都没有,封北边窗户的塑料布和密封条,都得学生从家里找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