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仅用了大半个月,就确定了内部材料搭配最优比的,制成了数个成品,单位能量密度也达到了惊人的每千克4300瓦时。
这是什么概念呢?
以国内知名新能源车企比优迪来说,其新能源汽车上使用的三元电池正极采用高镍三元材料,负极采用氧化亚硅或纳米硅,能量密度大概在每千克320瓦时。
差不多也就是新电池一个零头。
即便是特斯拉使用的索尼电池,单比能度达到每千克750瓦时。
毫不客气的说,一旦这项技术公之于众,将带来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地震。
对于手机行业来说也是重大利好。
当然,只有能量密度自然还是不够的。
在实验室内生产出一批电池之后,便在韩景昌的主持下开始了一系列的测试。
过充电,过放电,外部短路,强制放电等,电路测试。
挤压,针刺,冲击,振动,跌落等,机械测试。
高低温循环,燃烧,微波加热等,温度测试。
高空低气压模拟,盐雾试验等,环境测试
……
一系列测试做下来又是大概半个月功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