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主做靠山。而他们赚钱,则是靠着精准的眼光、和对于各方时局的精准判断,快入快出、赚的也是一个差价。做这样生意的人,或一朝暴富、或倾家荡产,从来没有小富即安之人。
这些行商们给李三林算了一笔账:若是仅靠着踏踏实实的做生意,尽管他背靠着李家这棵大树,想要挣出这五十万两的数目来,也犹如痴人说梦一般;更何况他李三林,也压根没有成为坐商的基本条件:耐心、勤快。
所以,李三林若是想在短时间内达到目标,就只能称为一名倒买倒卖的行商!
要亲手开辟一条新商路,又无法利用家族的任何助力,对于初出茅庐的李三林来说,绝非是什么简单之事。不过好在,他还可以用手中那五万两沾着人血的银子做本,去南康购入上等丝绸布帛、再运回幽北三路售出。不过,做这种生意的商人众多,虽然相对来说危险不高,但利润也是相对固定的。
李三林粗略地算了一下,即便不出任何意外,布帛的价格也能稳定,大约也需要八年时间。
李三林当然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爷爷李皋之所以会给自己设立出这么高的‘成功标准’,也是想在临死之前,为自己铺出一条通天大道;而八年之后,即便自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