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瓦片上的乒乓作响。
这般急促的调子听上去像是猫爪挠心,却让人期待不已,欲罢不能,期待这场夜的盛宴会以何种状态收尾。
普通的听曲人在乎的是乐曲的节奏与发展,内涵颇深的人感受的是乐曲里的意境,厉害的人在乎的是乐曲里深处的作曲人的情感,这些都是听曲人所在乎的,而学府里的那些先生在乎的是萦绕在白薇身周的光到底是什么,而这些光里牵动人心的气息又是如何化作一个又一个曲调,响彻在这里的每一处的。
乐曲的高潮,是大音调的齐鸣。双调二十四弦,八个大音调同时响起,如同夜里最震撼的一道惊彻之声。让人不禁去猜想,那一声代表的是更夫的“三更半夜,小心火烛”,还是夜里暴风雨来临的雷声。之后的乐曲转向舒缓,又重新在那静谧之中,淌过每一条映照月光的河。直到曲终,他们也不知最后新月是先被夜雨阴云所掩盖,还是到了最后被天边晨曦所替代。
一颗心,静静地顿在曲子里了。
没有人再去质疑白薇有没有资格代表学府登台,她用她撩动人心的曲子说明了一切。
仅仅两首曲子无疑让人们去相信,今夜过后,又会有数不清的诗篇流传,会有不少人得悟于那般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