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一起流传开了。
“这锅里的汤底有清、红两种,红汤像火炉中的火一般炽热,清汤像是清晨的雾气般清新,浅尝一下,花椒、青椒的味道吃进嘴里,却意外地有一丝甘甜。问过之后,才知是用了洛河稻米来熬汤调味,刚好点的菜里有洛河之下生长的鱼尾菜,配上洛河稻米的甘甜,便更是觉得鲜。各种各样的大鱼大肉下肚后,不由得乐滋滋地想那天上神仙,定然不会知道这李记火锅火炉前的这份美味。看着一样又一样菜在油汤里面翻滚着,却只好感叹,人的肚子为什么就那么一丁点大呢。”
一句话总结,“吹爆”。
李记火锅的名声被这一首诗再次提高。只是辛苦了李四,这些天一直忙得焦头烂额。
在李记火锅二楼的一间包厢里。袁守季做完诗后,意犹未尽,不由得找来了老板李四。
李四刚出现在包厢门口,袁守季便抖了抖嘴巴上的八字胡,开门见山问道:“掌柜的,我想问一问这汤底……”
说着,他觉得这般问容易引起误会,恐让人以为他在打探秘方,便换了个说法,“我这油碟里面,有一种涩香之味,闻起来郁香浓浓,但是混合了肉菜进嘴后,却稍微有一种刺激之感,不知这是何种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