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他觉得李程鹏这个人不错之外,也因为鹏程万里的股权架构,是李程鹏控制大多数股份。
这样的话,顾松进去之后,可以只和李程鹏沟通,就能定下各项大计。
但其他股东占的股份虽然小,在这种时刻会制造的阻力却比往常大。
因为稀释比例太大了。
这不是引入一个新的小股东,而是直接引入了一个新的核心。
被过于边缘化,就几乎可以自己选择消失了。
结果其他小股东愣是找到了一个别的办法。
他们决定把自己手上的股份联合起来,以一个工程公司的角色持有。小股东们在工程公司里持股,一方面打算将来吃点边角肉渣,另一方面还打着借鹏程万里的东风,把工程公司做大甚至融资上市的打算。
总之,也得跟住顾松这波机会。
李程鹏由得他们。
这些人能在鹏程万里的发展过程中进入到董事会,也是各自能贡献力量的。
他们只要不阻碍鹏程万里的大计,就可以了。
至于将来一些工程,给谁做都是做,自己人也放心一些。
万一他们真搞出些问题,也能给李程鹏将来清理股权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