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食,已远不能满足数目庞大的中枢官吏、驻军和众多入京安居的人口需要,供应极端困难,东南粮食可以转输至洛阳,但转输至大兴得改用陆路绕过三门峡天险,既运量有限,又耗费耗时,到了大兴,一斗米价格飞涨十多二十倍,得不偿失。平时尚能勉强满足供给,一遇灾荒,连官员吃饭都成问题,如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人饥,文帝只得亲率关中官员和百姓就食于洛阳,到富庶的关东经济区的洛阳解决吃的问题,这消息到了西域都成了笑柄,突厥甚至笑称文帝为‘逐粮天子’。这还是和平年代,但若战事一起,关东为敌方管制,将无一颗关东之粮能进关中,我军占据并州,把控黄河之后,伪唐再无关东之粮便是最好的例子。”
“相对于关中,洛阳临近冀州、幽州、辽东、江淮、江南等产粮重地,各地之粮食能够通过海运源源不断运至,特别是运河疏通以后,就更便利了!这里为国都,根本没有缺粮之险。且因为便利的水利条件,任何一方有乱,将士、武器、粮食即可登上商船战船开往前线,到了战场,将士们至于还能立刻以六七成战力投入战场作战,还不用担心后勤。”
“武帝营造东都,虽然有政治、军事、文化、地理,乃至关陇集团等因素的考虑,但营造东都时,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