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院在工艺方面,进行了五百余次的改进,这才有了今天的定制模板,每一枚都附加了繁杂工艺、花纹、样式,可谓是独家密制,他人断断难以仿制,而且这不是终极样式,以后还会陆续改进。”
改进了五百多次还要改进?
众人都是倒了一口气,一个个都认真的看了了起来。
炎黄通宝分量厚重,字迹圆润精美,样式清晰美观,正面文字似楷而非楷,一笔一画,如刀削斧凿,大气磅礴,钱背有日月星,每一文的重一钱,每十文重一两,每贯/每吊/一千文重六斤四两,比之最受开皇五铢钱还要重。
杨恭仁拿出十枚并放在一起,发现炎黄通宝全部一样工艺精良、文字流畅优美,钱背的图案也非常清晰。
杨侗道:“通常来说,1两黄金=10两银=100吊铜钱,但黄金白银一直属于财宝,并不作流通之用,甚至朝廷也严禁流通。可事实上根本禁不了,而且也非常不合理,因为铜钱实在太重了,1吊铜钱重6.4两,百吊就是640两,折算是400斤,根本没有人扛得动,途中也不安全。如果有一两重的金制钱,取代重达400斤的铜钱,简直省事,也利于大宗交易。有鉴于此,我们炎黄通宝除了铜钱,还有一两金币、一两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