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连文彦博……
他老人家那么大岁数了,按理说已经不会关注朝政了,但还是托人让他慎重。文彦博不比苏澈、范纯仁,在文臣之中的辈分奇高。当年反对王安石领头人,就是文彦博。他的出现,直接导致王安石和变法派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因为王安石的变法说白了,只不过是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的补充。甚至很多地方,还不如范仲淹的变法。
而文彦博,是经历过庆历新政的当时朝堂高官。
如果把变法当成‘茶鸡蛋’的话,文彦博能指着王安石的鼻子怒斥:“你煮的茶鸡蛋不正宗。”
就这一句话,王安石就只能败退避其锋芒。
按理说,文彦博都托人来说项了,苏辙应该偃旗息鼓了吧?
但他还没有,真正导致他放弃当时背水一战的人反而是李逵,李逵在殿试上的一篇策论——《治平策》。这篇策论的文字且不说,在大宋文臣眼中也就一般而已,关键是策论中所表达的想法,让整个朝堂都被唬的一愣一愣的,吓出一身冷汗。
李逵的《治平策》通篇就说了一个意思,大宋要完。
大宋完蛋的原因他也说了,人口太多,还会越来越多,人太多,地太少,粮食不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