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细帖子’,上头有刘葆晟的名讳,夫人的名讳,还有其父母,最后才是老五刘清芫的闺名,生辰八字等等。
他将这张‘细帖子’递给了三叔公,三叔公他老人家不识字,但老李家已经今非昔比了,有的是给他老人家念文书的管事。说来也不是外人,就是颜夫子的儿子,颜松。好在,他比颜夫子靠谱多了,年纪也快四十的样子,性格稳重,从来不争强好胜,如同影子一般跟在三叔公左右。
他双手捧过‘细帖子’仔细看完之后,对三叔公解释道:“三爷,是二哥求婚的‘草帖子’的回信‘细帖子’,按京城的规矩,这是女方同意了我家二哥的议亲请求,按京城的规矩,我们也要起一份‘细帖子’,让太师过目。”
“写些什么?”按照沂州老家的规矩,哪有如此繁琐的道理。以前他们都是指着两三岁的娃娃就定下了亲事,要是娃娃能长大,接回来草草的让族人吃顿酒,这就算是过日子了。
但这是底层百姓的活法,如今李家发达了,要按照官宦门庭的路数来。三叔公极其认真的盯着缎子封面的‘细帖子’,李逵的婚事,对老李家来说是步入官宦人家的头一遭大事,非大操大办不可,非办妥帖了不可,他紧张地耳朵都支起来了。